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2020米蘭聖誕】十二月就是Panettone 的季節,沒有其他

時序終於推到了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12月 12月,Dicembre,是屬於聖誕節的月份。 以往的米蘭從今天開始,在大教堂廣場將會有連去24 天的「窗台音樂會」,準時每天18:00~18:30,在米蘭大教堂左側的建築中,每天將會從不同的窗台出現一組音樂家表演,或演唱或器樂演奏,每每都能將氣氛炒得溫馨又熱鬧。 但今年,好多事情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年我最甜蜜的時刻 -- Panettone(聖誕大麵包) 或許這就是命定,自從我在台灣第一次吃到Panettone 就完全沉淪,當時的我只知道它好吃到擊中我心靈,卻不知道在未來,我會定居在他的故鄉。 既然今年沒有連續24天的窗台音樂會,那就在線上來個【24天不間斷的Panettone】吧! 關於【Panettone】這個義語字的由來,眾說紛紜,但最主要的故事有兩個 為了彌補錯誤的急中生智 Ludovico Sforza il Moro(15世紀米蘭大公國的公爵) 聖誕宴客時的廚師將甜點烤焦了,為大公服務的Toni家的天才女廚師急中生智烤出來的一個應急麵包(蛋糕),意外風靡整個倫巴底區(當時的米蘭大公國),由於是Toni家發明的,當時的米蘭語稱作 『Pan del Toni』(意為「Toni家的麵包」),而演變成為今天每到聖誕節都必吃的應節甜點Panettone。 因為愛情而產生的愛情麵包 Toni家的女兒Adalgaise與當時的貴族子弟Ughetto Atellani相戀,由於地位懸殊(商人與貴族差的不是一點兩點),且當時Toni家的生意跌到谷底,眼看這對愛侶就要被拆散了,Ughetto 不願就次放棄,假扮成學徒創造了這道【Pan del Toni】的甜點,挽救了Toni家的生意,而他也如願以償地娶得美嬌娘。 不管真正的說法哪一個,總之我相信浪漫的那一個。 這樣,每一口吃下去的,不是熱量,而是幸福。
最近的文章

[也寫劇評]不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是21世紀的凱薩琳大帝--HULU原創【凱薩琳大帝】(The Great)(下)

之前說到了這齣宮"逗"劇荒走版的歷史及腦洞大開的劇情推衍,並非在說明這編劇不用心,恰恰說明了他有他的話想說。 Tony McNamara也是前陣子一部夯電影『真寵』(The Favourite)的編劇,看過的人就會知道此劇中的許多場景也會有許多讓人發噱的笑點,但細細想來卻又覺得悲哀,然『真寵』基本忠於史實,所以劇情中的侷限較多;然到了『凱薩琳大帝』,編劇決定放飛自我,歷史人物還是那些真實的歷史人物,但關係幾乎與史實截然不同。 為了在這短短的10集內說出他想說的,彼得從王儲成為了彼得XX(在劇中男主角一直無法說出自己是彼得"三世",因該是他爺爺輩的彼得大帝在劇中成了他的父親),這"XX"除了代表編劇將角色錯置在劇情內的尷尬,也凸顯了彼得的「名不正言不順」(史實中的彼得三世其實不是真正的皇子,是伊莉莎白沙皇過繼的姪子),也為了皇后凱薩琳的政變在一開始就設定好了伏筆。 劇中的彼得角色粗俗、殘暴、好色、自負,外加天真,這幾個特質加起來成就了他被推翻的主要特質,也由於編劇在『真寵』中建立了嘲諷的風格,劇中多處有詼諧及笑點滿場的性愛場面,原應淫穢的場景轉為令觀者大笑,破除了那種淫奢的氣氛,這也是編劇的一種幽默吧。 前面提及的眾貴婦們更是挺吸睛的,如一開始女主得罪的貴婦,只因女主說了:「喔戴假髮不應該把真髮露出來,又不是在戴帽子。」這種對女主如同常識般的事件,讓這個貴婦頭下不來臉,而這些從不讀書的女人們再一起不是聊八卦就是聊情夫,一派低俗化外之地的景象讓女主深深覺得自己一定嫁到了一個平行時空的俄國,而這一切都不是真的。 凱薩琳在這整齣劇中,從一開始的震驚(或說驚嚇)到反抗,後來發現硬的不行(誰能跟戰鬥民族比硬呢那不是找死嗎?),只能來軟的(沒關係你們有拳頭我有腦子),而在無意撞見與他志同道合的歐洛(彼得的臣下),開始她倆的密謀政變之奇幻旅程。 凱薩琳開始虛以委蛇,對彼得恭維奉承以麻痺他的視線,一邊與她不安分且極度有女權思想(?)的女僕,和歐洛在房中密謀,並開始想盡辦法攏絡朝臣,一步一步走到最後,政變集團在幾次的密謀後,急吼吼(個人觀點)的開始了。 密謀的場地選在【劇院】,不禁讓我聯想起【彩排】,而將這場政變是為一齣【戲】而非【真實事件】,再再呼應編劇在劇中設定的許多違反現實的事件推進,讓最後一齣『政變戲』看似真實,實為虛...

[也寫劇評]不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是21世紀的凱薩琳大帝--HULU原創【凱薩琳大帝】(The Great)(上)

請忘記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這樣,才能好好欣賞這齣戲。 或許你跟我一樣,必須要知道了才能忘記,那網路上有很多葉 卡捷琳娜二世的史實相關文章,或許你也可以像我一樣「稍微」了解一下,再帶著你的幽默感來看這齣戲。 喔,他真的就是一齣戲,就如同你我習慣的那樣。 不同於其他拍過相關主題的俄國片(或當然也有美國片)個厚實沉重風格,這片的幽默感絕對會讓你有跑錯棚的感覺,真實的歷史人物,塑膠感濃厚的故事及呈現風格,交融出「假到深時假亦真」的錯置感,一種虛假真實演藝的荒謬風格劇場。 女主角由艾兒芬妮(Elle Fanning)擔當,即是『黑魔女II』中那清麗無雙、純潔無比的奧羅拉,而男主角則是『真寵』及『X戰警』的尼可拉斯霍特(Nicholas Hoult),片中風格就如同『凡爾賽拜金女』那樣唯美,隨手一截圖就是一幅畫那樣的好看,在這樣唯美畫面下(代表理想),襯得劇情荒謬(代表現實),兩邊皆走向極端,加重了脫離現實的解離感片風。 基調如此,在一開頭的凱薩琳(那時應該還是蘇菲亞公主):一個喜歡草莓(我也是!!)、充滿對婚姻的玫瑰花憧憬、對未來充滿希望理想(還是一個文藝畫風)的少女,在見到當時的沙皇彼得"三"世--她的未婚夫--時就被嫌臭?她腦中必定冒著問號驚嘆號,「What the XXXX!!!!」相信應該是她的潛台詞,但她的潛台詞很快被她自己腦補壓下去,不認為這將會是她婚姻的現實,她對她的婚姻還存著無限憧憬,來看看她對他自己想像的初夜的描述。 【這是凱薩琳"想像"的初夜】(請注意小粉紅凱薩琳的表情) BUT!!!!!!! 【這才是真實版的初夜】(登愣!!!!!) 她與沙皇老公的初夜,就在彼得與摯友討論怎麼獵鴨子中,開始又結束了。沒有玫瑰花,沒有粉色泡泡,沒有枕邊細語,更沒有前戲,就是單刀直入的破題並結尾了。 這狠狠的一巴掌把她之前所說的夢幻泡泡戳破了,但她沒有死心,直到彼得殺了送她的結婚禮物那隻熊只為好玩 ,她才真正的確定: 我老公是個白癡 。 Great!!   於是後面就開始了正式進入「推翻白癡皇帝」的宮"逗" 劇。 不得不說艾兒芬妮在詮釋這夢幻少女是的角色相當有說服力,那種從內而外爆發出的少女喜悅,甜的都像要從螢幕溢出到觀眾的心裏去了,那種流光溢彩的神色,對照後面的殘酷,就像是在草原快樂地奔跑時被人一拳掄飛般的突兀...